北京文艺20231113期 第版:
精彩内容

房山启动“中华诗词之区”创建工作

本报讯 近日,房山区召开“中华诗词之区”创建工作专题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唐海蛟,区政协副主席赵永祥,“中华诗词之区”创建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为深入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唐代苦吟诗人贾岛这一文化名人品牌,凸显房山作为贾岛故里的优势,整体创建首都第一家 “中华诗词之区”,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房山还将延请国家、市级文化部门,共同举办“贾岛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活动。该活动是“中华诗词之区”创建工作的支撑项目,以“贾岛故里 诗韵房山”为主题,由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区文旅局、区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涵盖诗集出版、经典诵读、采风创作、文艺演出、颁奖大会等系列分项活动。 唐海蛟在讲话中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发动全区各系统、各乡镇,点面结合,在全区营造诗词吟诵、诗词教学、诗词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二是要抓住工作重点。与各主办方多沟通交流,指导好各工作小组,及时设计制定小组方案,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展,将大赛活动办得热烈、简朴、典雅,体现出房山的特色和水平。三是要丰富活动内容。将创建工作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紧密结合,与北京市首届西山永定河文化节房山分会场活动相结合,策划好、落实好各项工作,推出成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房山力量。四是要紧扣红色主题。诗词创作要紧扣建党100周年,反映建党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和伟大成就,弘扬主旋律;要设计好七一前的经典吟诵活动,歌咏时代,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赞美。五是要保障文化安全。树立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注意对活动的总体把控,防止产生借大赛平台破坏社会和谐的风险。 据了解,房山的“中华诗词之区”创建工作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有队伍。成立了区诗词楹联学会,15年来致力于人才培养,目前已组建了十余家诗社,吸纳诗词爱好者千余人,发展区级会员130余人、市级以上会员近80人;二是有成果。在各乡镇、社区、学校建设诗教基地和诗词馆,通过教学、创作交流等繁荣诗词文化,营造诗化环境,出版各类诗词集20余部;三是有典型。连续3年推进“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经北京诗词学会指导,先后在城关街道、窦店镇、韩村河镇、石楼镇、南窖乡、史家营乡、苏庄三里社区等基层单位成功创建 “中华诗词之乡”并授牌,为房山整体创建“中华诗词之区”打下了坚实基础。(房山区文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