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关闭本页] 来源:北京文博      作者:李萍 发布时间:2006-08-16

   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相互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人类文明进程中,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远远早于文字。文字是在语言充分发达的基础上诞生的。在文字缺省的漫长年代中,口耳相传的语言更是独当此任,不单有横向的传播,也还有纵向的传承。代表性的有希腊的《荷马史诗》,有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有蒙族的《江格尔》等等。它们以云游诗人和民间艺人作为传播主体,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延绵不断。在其他方面,“包括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①,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以口耳相传的非文字形态传播和延续。

    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传说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民间传说、口头文学、口传技艺等等,很难持久地流传,特别是在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当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没有文字记录的口头文化则更容易遭到破坏,甚至于消亡。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建议案》,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的是为了“抢救、保存、保护和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中,口头文化遗产的抢救是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口头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存在形态

    人类文明的全部行程中,有95%以上的时间是以口头文化作为基本甚至唯一的存在形态。即使在文字产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文字也仅仅为少数人所掌控,如祭司、僧侣、贵族、文官、史官等等。例如在上世纪50年代,即便是文明高度发达著称于世的中国也是一个文盲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更因为社会发展的严重差异,甚至直到今天,仍有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仍有广大区域处于文字严重欠缺状态。因此,作为文化主体内容的语言、艺术、表演、风俗、技艺,以及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依然是以口头文化形态存在。

    另外,口头文化,或更广义的非物质文化与民族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它“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等。”②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口头文化是文化重要的并具有特殊意义的存在形态,抢救口头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就是抢救文化本身,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抢救口头文化遗产是自然规律的需要

    口头文化是群体乃至个体性文化。它可以存在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也可以存在于某一区域、某一团体、某一行业、某一特定阶段、某一特定个人。但其存储介质只限于人的大脑,这样就产生了文化的社会属性与个体占有之间的矛盾。按照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个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记忆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口头文化存在着随个体生命的消亡、个体记忆力消亡而消亡的巨大风险。其中以特殊技艺、重大事件的当事者、亲历者的讲述与回忆尤为重要。例如现今,仅存于世的抗日战争亲历者已无多,更不要说“五四运动”或辛亥革命了。历史上有多少事件真相因人的缄口而湮没、有多少特殊技艺因人的离世而失传,几乎是无法统计的。

    如何对待个体性的口头文化,历史上有不少成功范例。在中国,孔子应该算作口头文化的典型代表,他“述而不著”,他的伟大著作《论语》是弟子们根据记录整理而成的。

    而德国人则这样做:他们给予晚年的大文学家歌德以特殊待遇,派两名书记员日夜陪伴,将他每时每刻的一言一行都做详细记录,生怕漏掉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

    在当代中国,虽然巴金先生呼吁建立的“文革博物馆”未能实现,但有不少年轻学者早已开始孜孜不倦地寻访在世的历次政治运动的当事人,收集、整理他们的口述和各种有关文献。他们的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李辉的《再见昨天》应该是最典型代表。

    在1993年收回东岳庙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当时的朝阳区文化文物局对尚存于世的唯一一名原东岳庙道士傅长青老人进行录音采访工作,抢救性地为东岳庙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口头文化遗产以及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都具有一种不可逆性,也就是说一旦丧失就是永久性丧失,任何再生、复原的努力几乎都是徒劳的,这同样也归结为一种自然规律。

    三、抢救口头文化遗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前面提到,近年来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各民族、各地域之间交往空前加强。在文化方面,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的欧美文化几乎成了各民族文化发展趋向性标准。另外,地区性军事冲突、民族融合、交通和旅游业的高度开发、网络化、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都对传统文化构成威胁,而口头文化更是首当其冲。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还未超过30年,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异是任何人事先无法想象的。文化观念、价值认同、娱乐方式、欣赏习惯、语言词汇、服装服饰等等都发生和继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有经济的、历史的、政治的、人文的各种深层原因,但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传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的快速衰落。中国56个民族当中,还有多少种民族语言继续着生命活力?连满族这样一个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民族,其语言竟除了部分学者之外,会讲的只剩下关东农村不多的老者。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服饰也好像成了人大政协开会的一道风景。在自然环境方面,有人统计出生物物种在以什么样的惊人速度消亡。在社会学领域,虽然没见到相关的统计数字,各种包括口头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项目的消亡速度应该同样惊人。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话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差异性的、原生态文化的兴趣和眷恋。英国学者罗素说过:“生活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是的,如果我们把各自的、包括口头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遗产项目妥善保护,实际是对人类整体文明的巨大贡献。当这种保护成为一种抢救、一种与现代化迅猛潮流相争的抢救,则更加凸显这种抢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四、抢救口头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技艺的传承特性需要

    世界上的古老文字中只有汉文字一直沿用至今,文字的发展程度应该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但长期以来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文化知识、文字能力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千百年来中国的民间文化,包括文学、诗歌、戏曲、舞蹈、武术以及算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建筑学,还有各种工艺、技艺大都处于口传身授状态。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对中国手工作坊的技艺传承方式有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一方面,他对中国的工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同时又指出,那种传儿媳不传闺女、对学徒要留一手的闭锁式做法对技艺的发展和继承是十分有害的,甚至会导致技艺的衰落和消亡。中国的家传制和学徒制是技艺继承的主要方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化和技艺项目。这种方式当中,将所传授知识转化为文字的少而又少,这主要是大多数的技艺停留在初级的经验阶段,还有就是传授者不掌握文字能力。民间文艺的文字整理也多是落魄文人不得已而为之。再有就是出于一种行业保密的目的。因此,固然中国有多项引以为自豪的重大发明,但相关文献多不齐备,深层次的理论性研究并不多见,甚至有相当一批发明、技艺因此而失传。所以,面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技艺的传承特性,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对尚存的口传身授的文化遗产给予积极抢救。

    在中国历史上,章回小说的诞生与发展,可以看作是对口头文化的一种成功抢救。在明代,由于市井文化不断发展繁荣,其中“说话”(说书)这种艺术形式盛极一时。不少失意文人加入了“话本”的记录、整理、加工和创作当中,并逐步形成保留话本原始形态的章回体小说。而不朽的中国四大名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口头文化遗产成功抢救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不光国际上对保护包括口头文化遗产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非常的关注,我国也开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2001年以来,由于申报工作的得力,我国已有昆曲艺术和古琴两个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3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用17年的时间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稳步推进。力争使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基本得到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保护。2004年10月,北京民俗博物馆提请的“老北京商业民俗保护”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签约试点项目,也是北京地区唯一一项入选项目。现在,这一国家级课题工作正在全面展开,计划在2008年以前分阶段完成“老北京商业习俗调查”、收集民俗文物、建立图文数据库、举办商业民俗展览以及北京老字号、北京庙会、北京村落商业民俗、北京都市商业民俗的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在全部工作中,收集、采访、抢救口头文化遗产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随着北京城区改造的不断扩展,地形、地貌以及老居民、老住户难觅踪迹,这就更增加调查工作的难度和紧迫性。因此,加深理解抢救口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我们当前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① 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 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


分享到: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