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文化、《北京文学》杂志社、《北京娱乐信报》
联合诚邀全国读者向当代文坛进言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期待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年代。
与其他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一样,文学——这个几千年来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愉悦、带来思考、带来启迪、带来思想和艺术享受的艺术形式,在经历上世纪末的相对孤寂和边缘化之后,有理由在新的世纪、尤其是我们的社会发生大变革并将全面实现小康的年代走向复兴、重铸辉煌。
毋庸讳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文学读者日渐分流,突出的例证是文学期刊发行量的急剧下降。于是,在文学界乃至文学界以外,有人哀叹,有人悲伤,有人顾影自怜,有人自怨自艾,有人我行我素,也有人干脆怒目圆睁指责读者浮躁、冷漠。然而,很少有人能平心静气坐下来,认真思索:我们的读者真的不喜欢文学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读者的离去?是文学这种艺术样式注定要成为少数人自娱自乐的艺术吗?
我们要说:不,不是读者冷漠了文学,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君不见即使是文学相对被边缘化的上世纪90年代直至现在,我们每年仍然能看到发行量十几万乃至数十万的当代作家新作以及被广大读者热烈拥戴的作家明星,当然,更多的作家新作要么是自费出版要么即使是本版图书也鲜有读者问津;同样,我们也仍然能够看到发行量达到近十万份的原创文学杂志或发行量数十万份的文学选刊,当然更多的文学杂志是勉力支撑步履维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细心的读者肯定不难判断:显然,不是文学这种艺术已经过时,不是我们的读者不需要文学,而是我们的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文学的繁荣,说到底是离不开读者的。很难想像,没有读者的文学能够赢得社会和历史的广泛认可,没有读者广泛拥戴的作家能够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家,没有经过读者普遍认可的文学作品能成为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当今、在中华民族期待全面复兴的这个伟大时代,中国的文学又将如何复兴?我们的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呢?
我们想请广大读者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您如何评价当今作家的创作现状乃至文坛的现状?您真的从来就不喜欢文学吗?这些年来是您疏远了文学还是文学疏远了您?什么样的文学、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家才是您所喜欢与期待的?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家才能真正无愧于我们的时代并将成为伟大的作品?您对当代的中国文坛满意吗?您对当代的中国文坛有什么忠告和建议?
从现在开始,我们真诚地期待所有关心中国文学并希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读者一吐为快,将您对当代文坛现状的了解和评判以及您的所思所想和殷切希望写出来、寄给我们。不要求面面俱到或长篇大论,只要求您有感而发、直陈胸臆,将自己对当代文坛感受中最真切的一面写出来,形式不限,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忠告的对象可以是作家,也可以是文学评论家或文学编辑;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千千万万读者的批评与建议,给相对沉寂的当代文坛吹来一阵凉爽的清风,给当代文坛的从业者提供启迪性与建设性的批评、建议和帮助,从而推动当代文学进一步走出低谷、重创辉煌,迎来中华民族文化真正的全面复兴!
征稿时间:2003年8月15日-2003年12月31日
刊登稿件媒体:《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北京娱乐信报》、新浪网文化频道。请读者将自己对当代文坛的谏言寄给上述的任何一家媒体,切记不要一稿多投,请在信封注明“向当代文坛进言”字样,征稿结束之后,我们将从所有来稿中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并同时在上述3家媒体公布。
联合征稿的3家媒体投稿地址分别是:
《北京文学》编辑部: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邮编:100031);E-mail:bjwx1@263.net
《北京娱乐信报》文艺部: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88号豪苑大厦B座13层(邮编:100054);E-mail:xbnews@sina.com
新浪网文化频道:北京8900信箱(邮编:100089);E-mail:jinhua@staff.sina.com.cn 2003/08/18
分享到: